千年以来,诸暨就与山阴、会稽、余姚、萧山、嵊县、新昌、上虞八县归属越州、绍兴府,持续稳定到民国初年,古称“八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诸暨老城已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很多曾经的存在都已消失,但有些还是以各种方式保存了下来。近日,绍兴市档案馆就征集到一批民国时期诸暨老字号的资料。
这批资料原属于陈汉裕绸缎布庄。一件是广告牌,从广告牌上可以知道布庄开设在诸暨下大街,“专营中外棉纱、欧西呢绒、哔叽厂葛、绸缎绫罗、洋货布匹、时冠雅扇、川广颜料、铅铜响器、华洋杂货、花装用品、宁蓆纸类”,由于“花色甚繁,不及细载,承蒙赐顾,无任欢迎”。售后商品如“剪断折皱,概不退换”。广告牌为牛皮纸材质,花纹印刷精美,上边印着两位带翅膀的天使。这张广告牌尺寸巨大,长88公分,宽58公分,品相完好,非常少见。
诸暨大街曾是诸暨老城商业最繁盛区,以中水门、横街口为界,以南称上大街,以北为下大街,在今诸暨浣纱中路一段。几百米的大街上店铺云集,买卖兴隆。民国时诸暨的四大钱庄,除万盛钱庄之外,其它恒昇兴记、同和昌记、同泰祥等三大钱庄均开设在此。杂货业以陈汉章、陈汉盛、陈汉裕三家最大,俗称“三汉”,为绍兴人所开设,绸缎、呢绒、布匹,百货齐全,除了门售以外,还批发给各乡及浦江、义乌、东阳等商贩,营业范围之广为其他各业所不及。现在依然能从这块巨大的广告牌中感受到诸暨大街昔日商业繁盛的光景。
另一件是与陈汉裕相关的一份资料,是陈汉裕商号写给绍兴孙端孙正祥的一封信,信封上印着“诸暨陈汉裕信(镌)”,写着“分茶叶弍框送绍交聚昌宝栈费神专寄孙端市街交东记米宝行祈代送孙正祥先生升”,信纸有五张,内容不外乎田租今年多少,收成如何等家庭琐事。落款后还加了一句很有绍兴地方特色的叮嘱话“买田总要买本城田,多有一分租利可收,远路向收要缺(吃)亏一分租利”,绍兴商人精细跃然纸上,成为当时民间生产生活的直接见证。
岁月无言,时光流逝,陈汉裕绸缎布庄已经消失在时间的烟雨之中,诸暨大街也完成了从历史记忆到现代商业中心的华丽转身。但保存下来的广告牌和信函中的家长里短,成为研究民国时期绍兴地区尤其是诸暨商业发展和民间生活的宝贵资料,让我们得以窥见时代的繁华与岁月的风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