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斗门镇粮食统购统销档案发现记
发布日期: 2006 - 12 - 01 访问次数: 字体:【

2006年7月初,现绍兴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粮食管理处朱处长受理一件老房产信访案,该房产坐落于现马山镇盐沧溇村(解放初为绍兴县斗门镇)在解放初曾经作为粮管所国家仓库。在这个已经废弃20多年的国家粮食仓库中,朱处长惊人地发现:满屋散落着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购粮证、售粮证等等材料。朱处长就拣了部分作为样本,回到单位向办公室蔡主任介绍了这个发现,蔡主任马上意识到这批档案非同一般,就立刻向市档案局保管利用处报告,随即安排踏看现场,落实向市档案馆移交这些档案的具体事项。

7月5日,市发改委朱处长、办公室蔡主任,市档案局汤涌副局长及有关人员,在马山国家粮食仓库负责人的陪同下,工作人员的协同下,收集了43麻袋,并于当晚深夜运达市档案馆。

经过分拣、消毒、分类、去污、再消毒、整理、统计等工序,2006年11月整理出了12409件材料。内容大概分为四类:

一政策类,有国家、华东行政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关于统购统销粮食政策管理办法和简报华东军政委布告。

二凭证类,有各级颁发的购粮证、售粮证、粮食三定证、供应证、油料出售证、饲料购买证、春粮兑换证及购粮证挂失单、粮食补贴介绍信、统购任务减免证、粮食定额支票等。这部分材料最多。

三票证类,番薯票、各类粮票、饲料票、油票、布票等。

四其他,在整理中还发现很多文字材料虽然不是与统购统销粮食政策有关,但是极具有馆藏价值,如出生证、选民证、邮票、存折等。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计划经济年代,为保障粮食供求平衡而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从1953年到1985年前后一共持续了31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军需民食,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1978年以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广阔的。绍兴市档案馆发现的这部分档案资料是上个世纪5-60年代绍兴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重要的历史资料,是研究这一时代农民和城镇居民生活状态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绍兴市档案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