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 2012 - 04 - 23 访问次数: 字体:【

诸暨市职教中心 袁可为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大贡献,也是以各种学科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新兴教育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正面临着求学、求职等许多重大的人生课题,他们的心理紧张度、心理困扰本来就大,再加上他们最初入学成绩偏低,而求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心理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关注,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中职学校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日益走向科学化轨道,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而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大分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于职高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正确的择业观的形成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异。根据诸暨中专开展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有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中职学校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是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中职学校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试就诸暨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开发利用实例作一个肤浅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涵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档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记录、反映中职学生心理生活历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的综合性资料。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表现记录、思想品德考核、心理咨询记录、学生健康体检结果等材料的集中保存。

诸暨中专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组建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课堂教育和阵地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自记和他记、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机制,主要包含有以下内涵:

1、在心理健康档案中对学生日常的心理表现中值得记载的,不仅老师记,而且学生也记,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参与其中;

2、在心理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上,不仅要记录不良表现,更强调和重视记录学生的进步和优良表现,充分利用学生表现的“亮点”激励学生;

3、在心理健康档案记录的作用上,将记录的内容作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材料,使心理评价以事实为依据,使家长和学生也共同参与;

4、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记录中,看重的是心理教育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载、评价、考核的结果;

5、心理健康档案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或方式方法,更是我们试图探求的一种更切合实际的,更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

如今的职业学校学生,正面临着求学、求职等许多重大的人生课题,他们的心理紧张度、心理困扰本来就大,再加上他们最初入学成绩偏低,而求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心理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更加剧了不少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择业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为此,诸暨中专根据历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招生制度改革以来的学生心理特点,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心理咨询等内容的制度和办法,专门编印了《中专生手册》和《实习生手册》;制订了《诸暨中专德育规划》、《德育导师制度》和《党员二联二结制度》。同时,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库,主要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档案一:《心路历程》手册

三年的中职生涯,在人生中虽然是一个短暂的时刻,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诸暨中专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心路历程》的小册子,让学生存储三年中职生涯中每一个“激情燃烧的瞬间”,记录在中职的三年精彩的学习生涯。《心路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个人简况、家庭成员情况、个人心理特点、焦点访谈记录、家校互联记录。

2、心理健康档案二:《学生表现记录本》

学生表现记录本主要由班主任进行记载,记录本班级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仪表仪容、违纪违规、好人好事、心理表现等方面内容。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查看记录可以充分了解该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档案三:《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记载本》

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记载本,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的操行以及心理健康的阶段性记录及评价入学、毕业、及每一次的记录,在每学期末进行综合性评价,并签署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同学的评价意见。这是学校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记载本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学生思想品德记载本、学生情况调查、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

4、心理健康档案四:《班主任工作手册》

班主任工作手册是班主任开展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教育学生遵守中专日常行为规范,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理素质的有效载体。每学期初,班主任要制订好班级工作计划,期末由学生科组织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做好《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5、心理健康档案五:《心理咨询辅导日记》

心理辅导日记主要是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记载,重点是对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详细的心理辅导记录,并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心理等的心理健康教育。

6、心理健康档案六:《学生健康体检表》

学生健康体检主要由市疾病控制中心主持,学校医务室配合开展工作。重点是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分二部分:心理检测、健康体检。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建立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了解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职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共有心理特征,归纳出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从而提出适合职校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防止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正确引导职校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让每一个学生的青春充满阳光,从而形成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为此,加强职校学生心理键康教育的研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已显得非常必切,已经提到职校学校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职业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某些时弊而提出的,对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之取得更好的成效,是有现实意义的。如今学校档案室的心理健康档案信息资料已成为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心理健康档案的运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运行体,需要不断获取系统状态的信息。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众多的事实材料为基础的教育、评价过程。心理健康档案中运用自记和他记相结合,优良表现和不良表现同时登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材料,可以克服凭空拍脑袋作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弊病,可以避免机械量化而导致学生心理评价偏移情况的出现,企求定性和定量的最佳结合。

2、心理健康档案的运用使教育主体成为教育和评价的参与者。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常常是管理、教育、评价的被动接受者,主体性未能得到体现。实施《心路历程》、《学生表现记录本》制度,让学生参与评价,既可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自省自励,达成预定目标。

3、心理健康档案的运用使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家校配合,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价立体化。在交通和通讯比较发达的今天,对住宿制学校的家校联系,仍是一道解而少果的难题,心理健康档案中《心路历程》手册的实施,将为此提供一条较为理想的路径。

4、心理健康档案的运用使正面激励教育、“闪光点”引导教育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心理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学生优良心理表现得到发展,不良心理表现就会受到排挤,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这正如庄稼旺盛杂草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中的《思想品德考核记载本》在管理、教育和评价中,重视学生的优良表现,注意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改变横看竖看不顺眼,批评指责滥用,肯定表扬吝啬的现状,给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加进取的信心和动力。

5、心理健康档案的运用使教育、管理、评价形成链环,成为整体,强调和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习惯的评价,往往是重终极轻过程,只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而缺失了导向功能、强化功能和调节功能。心理健康档案的开发利用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想品德、心理检测、心理素质的评价使评价涵盖整个过程,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5-10

2、刘维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7

3、郭建军:《健康心理咨询》华文出版社 2002.1.1

4、马建青:《我国学生心理健康19年研究得失探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第1期

5、邓绍兴:《新编挡案管理学》,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版

6、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版

7、杨宏飞,朱作仁: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86

作者简介:

袁可为,诸暨市职教中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