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 2012 - 04 - 23 访问次数: 字体:【

诸暨市草塔镇南山小学 陈东

摘 要 学校档案是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在学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如: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体质学生等,因为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他们成了义务教育学校中特别需要关心和温暖的群体。因此为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就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做好 农村学校 特殊学生 档案  管理

学校档案是学校直接记录和反映学校活动、保存备查各种学校文件材料的总称。是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它是研究改进、提高教育事业的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和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标尺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群体。如: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体质学生等等,因为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他们成了义务教育学校中特别需要关心和温暖的群体。因此为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就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谈些看法。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原因,农村学校中的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体质学生等特殊学生人数在不断攀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造成教育不公,还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将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隐患之一。其实这个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学校的关爱。就像我们学校绝大部分是家境比较困难的外来民工子女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情况各种各样,更需要关爱。因此学校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建立档案尤为重要。

二、当前农村学校对特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特殊学生档案建立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而对于像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体质学生等这个特殊群体的档案建立和管理更是被忽视或者形式化。

2、特殊学生档案材料残缺不全

学校档案应为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对特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管理不全,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的档案管理。学校对档案资料没有及时全面收集,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二是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学校对特殊学生档案的管理只是建于形式。特殊学生的档案信息不够真实,档案资料不够全面。对特殊学生的档案建立,只有最基本的信息资料,没有后期的分类、辅导、跟踪观察、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等。

3、特殊学生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管理多是定于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工作上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农村学校特殊学生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特殊档案管理制度

特殊学生群体是每一所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特殊学生档案,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教师对建立特殊学生档案的意识,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班重视特殊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特殊学生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及时,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

2、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群体。如: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体质学生等,因为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他们成了义务教育学校中特别需要关心和温暖的群体。尤其是像我们这所称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南山小学,学生生源复杂,各种类型的特殊学生都有,作为学校必须通过教师家访、摸底排查等渠道,排查工作不分时间、不分阶段,各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细致观察,不漏一个“特殊学生”;进行详细记录,掌握真实资料;班主任在全面掌握了各班级学生中特殊学生群体的状况之后,针对每一名特殊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特殊学生进行分类,为每一名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定期了解这些学生以及其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例:我们学校的特殊学生档案通过调查分析分类为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学生、特殊体质学生及学习困难学生,我们还针对每一类学生设计不同的调查表、跟踪表、反馈表等,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各自建立成长档案。

3、学校为每位特殊学生结对成长导师,定期辅导。

对列入特殊学生“档案”的学生学校要重点教育、关怀和帮助他们,结对教师可采用日常观察、谈心、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并给出解决办法。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记录。例如:对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多表现为心理异常,情绪多变,表现胆小、与父母难以沟通、兴趣减少或多变,行为怪异,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逃学、上网、喜欢离群独处,或有暴力倾向、偷盗行为,青春期存在心理误区等。这时,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按照上级要求,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代理妈妈信箱”,为学生开设一条可以倾诉而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对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学生,学校在对学生定期体检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对其在校园活动和体育运动方面放松要求,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导师在对其进行课外开“小灶”的同时,平时还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特殊学生辅导的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归类。

4、学校对特殊学生成长案例进行分析与交流,推广经验。

每个学期,学校要把建立特殊学生成长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教师要把自己对结对特殊学生的一些教育方法、工作效果以动态跟踪的形式进行详细记入,认真分析,资料归档。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对特殊学生成长案例进行分析与交流,推广经验。

5、正确区别学生的“特殊档案”与“学籍档案”。

学生的这种特殊“档案”,与学籍档案有根本的区别,特殊“档案”不应放进学生的学籍档案袋,“特殊档案”仅仅是为了学校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区别地关注学生、教育学生。“特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由各学校负责,学校和教师必须为某些“特殊档案”的内容严格保密。

“特殊学生档案”的建立,能使学校里的特殊群体感受到师长的关爱、学校的温暖,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家校联系,能尽快帮助这部分特殊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健康成长。能促使学校稳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1)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 叶敬忠

(2)如何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华夏健康网

(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湖南社会科学院

(4) 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 徐献红.安徽农业科学,2008,(12)

(5)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 邹先云. 中国 农村教育,2006(10):35-37.

(6) 齐鲁晚报《对特殊学生的关爱 》李磊

 

作者简介:陈东,男,诸暨市草塔镇南山小学任教,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87722186或13065588698。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