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利用实例
发布日期: 2009 - 11 - 25 访问次数: 字体:【

档案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2006年7月,居民李XX来到档案馆查找其结婚登记档案。她与丈夫感情不合,要求离婚,但其丈夫不但不同意,还把他们的结婚证藏了起来,使她无法向代理律师提供结婚证明,也就不能向法院离婚起诉。经过别人指点,她来到档案馆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了解事情缘由后,在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哪一年结婚的情况下,耐心帮她查到婚姻登记档案,提供了证明,使她申请离婚有了法律依据。李XX看到了自己的婚姻证明,就如同看到了自由,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感谢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

提前退休办成了


2007年11月,原康密劳有限公司下岗职工严某来到档案馆查阅中心,特地向窗口“巾帼文明示范岗”送来一面写着“为民办事 热情接待”的锦旗,以表感谢。
原来在今年6月中旬,气温已较高,为了今后退休享受何种待遇问题,下岗工人严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前来窗口查阅其从事特殊工种的证明。若能查出证明,可提前几年办理退休。通过翻阅工资册,没有找到注明领取特殊公众营养费的凭证。但考虑到查阅人的切身利益,我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特地又到分库房,不怕辛苦和麻烦查找了一百多卷档案,终于找到了查阅人原所在车间的也可反映出其从事特殊工种经历的考勤表,并为其复制了1995-1999年五年的证明。时隔半年后,他不但办好了退休时可享受特殊工种待遇的大事,而且还可以多领到几万元的退休金。


没有你们的帮助   我就不晓得怎么办了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就不晓得怎么办了,谢谢谢谢”,王大妈查到档案后激动的说。原来,王大妈1969年插队到富盛,现在要办理退休了,但是当年插队的时间证明却提供不出,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档案馆查找,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她当年居住的街道等情况,立刻帮助找到了插队时的登记表,还向她说明了如何办理退休的手续程序,王大妈十分感激,连声感谢。


档案为金婚作证


为了迎接中秋的到来,绍兴市广电总台将举行金婚庆典活动,欢迎婚龄满50周年,身体健康的老龄市民参加。某机关老干部许老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后特别高兴,因为今年9月28日正好是他和老伴结婚50周年纪念日,能够在电视台参加活动得到大家的祝福真是太好了。可当他携老伴去报名时却得知要出示结婚证,这下许老犯急了,都过去近50年了,结婚证早都不知去向了,到哪去查呢?后来经人指点来到了档案馆。经查:许老于1957年9月28日在蕺山街道登记结婚,婚龄正好满50年。当许老拿着我们提供的结婚申请书的复印件时,看了一遍又一遍,他高兴地说:“没想到,事过50年了,我们的结婚材料还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工龄少算二年,档案帮我补上


王老太从绍兴茶厂退休已有十多年,她今年在办理退休养老金审核时意外发现工龄被少算了2年,她记得清清楚楚进绍兴茶厂工作时间为1951年,怎么变成1953年?她与工作人员理论时,工作人员要她拿依据来。王老太这下犯晕了:绍兴茶厂早已不存在,这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材料到哪去找?她跌跌撞撞跑了好几个部门也未能找到,后来她想到了档案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女儿的陪同下来我馆查询。经过查询,我们在绍兴茶厂全宗中找到了王老太1951年5月份的工资单,这是她最早的一张工资单,完全可以证明王老太入厂时间为1951年5月。王老太异常惊喜,她说:“你们可帮我解决大问题了!这下我的养老金可以增加了,我今后的生活有保障了!”


房屋赠予是真是假?


叶某的舅舅因在上海安家落户多年,无力管理绍兴的房产,于1992年与叶某签定了房屋赠与合同,并经公证处公证。现在叶某想办理房产过户时,年事已高的舅舅却否认事实,想反悔房屋的赠与,并说办理公证时,自己根本就没在场。叶某有口说不请,也拿不出公证时舅舅在场的依据,只有求助于档案馆了。我们根据叶某提供的材料,找到了1992年9月叶某与舅舅的房屋赠与合同的公证材料,在接待笔录中,详细记录了叶某的舅舅当年在越城区公证处接受公证员询问的过程,这充分证明了公证时叶某的舅舅在场。叶某拿着复印件感慨地说:我有千张嘴也抵不过这两张纸啊!

有无围墙  可否拆除  房产平面图发挥作用


位于市区西街***号的张姓住户于2005年5月对老宅破损处进行加固修复,还加了围墙。邻居认为此地块为公用过道,一直来本无墙,现张姓住户不但砌墙,还严重影响到周围住户行走不便和房屋采光,集体到有关部门要求予以拆除。经查***地块1951年房产,根据当时房产平面图样,推断此处确无墙体存在,有关部门及时拆除了围墙,房产平面图为正确处理此事提供了直接证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户粮档案认定工龄


鲍某原为绍兴外贸汽车大修厂的职工,现如今要办理退休需核实工龄遇到了麻烦。由于外贸汽车大修厂早已转卖,他个人的档案也不知去向,劳动部门只承认他1993年参加社保以后的工龄,以前13年的工龄找不到依据无法认定。他跑了多家单位未有结果,只有求助档案馆了。经查:绍兴外贸汽车大修厂的档案未进馆,无法从工资档案中认定工龄,经询问,我们得知鲍某参加工作时把户口迁到了绍兴外贸汽车大修厂的前身绍兴地区汽车修理厂,如果能找到他转迁落户的凭据,就能证明他进厂参加工作的时间。果然我们在1979年绍兴地区汽车修理厂户粮档案中找到了鲍某的落户的凭据,鲍某高兴极了,他13年的工龄找回来了。


修缮大道,档案帮忙


八月中旬 绍兴市建设局收到上级领导批转的关于修缮鉴湖大道的信件,为了落实好上级领导批示精神, 工作人员对鉴湖大道的建造情况进行调查。由于鉴湖大道建造年份较久,加上鉴湖镇机构、人员变动较大,了解到的情况都是道听途说,相关资料更是难以提供,给处理信访问题带来困难,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特来我馆查询。经查:在鉴湖镇全宗中有鉴湖大道从开工建造到验收通车等一系列相关材料,材料齐全详实。查阅人喜出望外,他说:“找到这些资料将会对落实好鉴湖大道的修缮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看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还不小呢!”


档案馆是我福音的传话筒


家住绍兴县钱清镇的老李是一位因公致残的三等甲级残废军人,一直在生活上享受政府补贴。为了具体地了解政府每年对伤残军人的优抚政策,他经常来我馆查询有关文件,是政府信息查询点的常客,也和我们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友情。每当各级政府出台了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一至六级残废军人医疗保障办法》等有关文件,我们都及时电话通知他,并且免费复印提供全文,把党和政府对伤残军人的关怀及时传递给他,享受温暖,提高生活水平。他常对我们说:政府信息查询点是连接政府和百姓的纽带,是我福音的传话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